金秋九月,自动化与电气工程糖果派对
以一系列高层次、高水平的学术与交流活动,紧密围绕学科建设、教学改革与产学研融合核心任务,为糖果派对
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新动能,展现出锐意进取的蓬勃气象。

一、院士引领把脉,擘画学科发展新蓝图
学科建设是糖果派对
发展的龙头。糖果派对
专程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、东北大学柴天佑教授莅临指导。柴院士与糖果派对
领导班子、学科带头人及青年教师深入交流,把脉控制学科前沿动态与发展趋势。他结合自身丰富的科研与学科规划经验,对糖果派对
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定位、特色凝练、团队建设及高层次项目申报提出了宝贵而中肯的建议,为优化学科布局、提升科研层次指明了清晰路径,极大地提振了糖果派对
学科攻坚的信心与决心。

二、学术论坛搭台,共探前沿与协同创新
糖果派对
积极搭建学术交流平台,促进跨校际、跨领域的智慧碰撞与协同创新。
9月5日至6日,糖果派对
主办了流程工业过程控制论坛成果丰硕。论坛特邀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、华中科技大学曾志刚教授,中南大学蒋朝辉教授等7所高校的学者参会。温广辉教授关于“无人集群分布式群智决策”、蒋朝辉教授关于“高炉炼铁智能监测与优化”等前沿报告,有效拓展了师生学术视野。在学科建设研讨环节,专家们从科研创新、人才培养、团队建设等多维度为糖果派对
学科发展提供了极具前瞻性的指导。
9月19日,糖果派对
成功举办“丝路智链・产教融合”2025年对口支援协同创新发展论坛。来自东南大学、大连理工大学、北京科技大学、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知名学者齐聚一堂。论坛上,多位专家分享了工业互联网、永磁容错电驱、钢铁数智化、复杂视觉分割、抗干扰控制、智慧能源等领域的前沿进展与产教融合经验。随后的专题研讨聚焦“学科攻坚与产业赋能”,学界与糖果派对
团队就学科建设、平台搭建、成果转化等关键议题进行深度交流,凝聚共识,明确了协同创新的实践方向。
三、教学改革赋能,构建数字化智能化教育新生态
在强化学术创新的同时,糖果派对
高度重视教学改革与教师发展。9月19日下午,糖果派对
联合教务处、教师发展中心,邀请清华大学国家级教学名师于歆杰教授做客“学而论坛”,作《从课程资源数字化到教学活动智能化》专题报告。
于歆杰教授系统梳理了从精品课程、慕课到AI驱动教育的发展历程,深刻指出信息技术正推动教师角色向“学生成长引导者”转型,强调需通过科研反哺教学、融合能力与知识传授,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新模式。针对炙手可热的AI与教育融合,于教授通过案例分析,既指出了当前大模型在解决复杂工程问题上的局限,也展望了其通过优化训练成为“超级助教”的潜力,并从国家、学校、教师层面提出了推进深度融合的切实建议。报告内容前沿、启发深刻,为糖果派对
推进教学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供了宝贵借鉴。

四、产学研融合发力,促动技术转化与产业协同
糖果派对
始终坚持“产学研用”一体化路径,积极链接产业需求,推动技术创新落地。
9月8日,糖果派对
举办了“特种作业机器人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”研讨会,进一步畅通了“产学研用”合作链条。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、西北工业大学黄攀峰教授作了“航天器在轨服务与智能操控”主题报告,中核兰州铀浓缩有限公司等企业代表分享了产业需求与应用案例。糖果派对
展示了研究成果,并与企业就智能物流、巡检等领域的机器人技术对接与应用达成多项共识,为后续协同攻关与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9月18日,糖果派对
联合甘肃省军民融合发展研究院主办“丝路智控・军民共融—智能装备与低空经济研讨会”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刘虎教授及多家企业专家与会,共议无人系统、智能控制创新与军民技术转化。研讨聚焦合作模式创新与技术转化瓶颈,为糖果派对
深化军民融合、服务地方产业开辟了新思路。
结语:以交流促发展,以合作谋未来
近期的系列高层次活动,是自动化与电气工程糖果派对
践行“学科引领、产教融合、教学相长”发展理念的扎实举措。从院士精准指导到前沿智慧碰撞,从教学理念革新到产学研务实对接,糖果派对
正以开放姿态全方位提升发展内涵。未来,糖果派对
将持续深化与顶尖学者、高校及企业的战略合作,紧扣行业发展脉搏,在学科建设、人才培养、科研创新上持续发力,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技术进步贡献更强的“兰理力量”。(图/文:班振海;审核:刘佳姜)